华为上半年“交卷”——优秀!孟晚舟这样说……

2023-08-11 20:42:43    来源:证券时报

去年半年报披露后,华为创始人、CEO任正非便在内部发文,喊话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,如今来看,任正非的喊话效果显著。

8月11日下午,华为公布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绩。

此外,有报道称,华为有意推动车BU独立运营,目前正与重庆国资委密切接洽合作事宜。拆分后,华为总部将收回在车BU上多年的研发投入。多名人士评价“相关形式,类似‘荣耀’单飞”。11日,华为对此消息进行了回应。


(资料图)

华为公布上半年业绩

今年1-6月,华为实现销售收入3109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3.1%,净利润率15%,这意味着上半年华为实现净利润466.35亿元,上年同期,华为营收3016亿元,净利润率5%,今年上半年华为净利润率是去年同期的3倍,表明华为盈利能力提升。

对于净利润率大涨的原因,华为方面向证券时报·e公司记者的解释是,一方面公司管理水平与运营效率提升,另一方面公司进行了一定的销售策略调整和产品结构优化,对利润产生积极影响。

从具体业务来看,上半年华为ICT基础设施业务收入为1672亿元人民币,终端业务收入为1035亿元人民币,云计算业务收入为241亿元人民币,数字能源业务收入为242亿元人民币,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10亿元人民币。

对比来看,去年上半年,华为运营商业务收入为1427亿元,企业业务收入为547亿元,终端业务收入为1013亿元。今年上半年,华为ICT基础设施业务保持稳健增长,终端业务已停止下滑且实现了小幅增长,此外,华为云计算、数字能源、智能汽车等新业务正快速发展。

今年3月,华为消费者BG COO何刚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华为终端这几年克服了很多困难,随着各项供应恢复稳定,华为产品发布的节奏逐渐回归正常。

近日,IDC报告显示,在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,华为以13%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五,同比增长76.1%。IDC分析称,随着新品发布节奏的正常,华为出货量继续恢复,二季度在TOP厂商中同比增幅最大。虽然依然受到外部限制,但凭借新品P60系列和折叠屏Mate X3系列的表现,华为在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上保持在第二位。

与此同时,华为也在数字化战场持续加码,在通信、AI、云等底座之上,助力工业、金融等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。

对于上半年经营业绩,华为轮值董事长孟晚舟表示:“华为抓住数字化、智能化和低碳化的发展趋势,在根技术上压强投入,聚焦为客户和伙伴创造价值。2023年上半年,ICT基础设施业务保持稳健,终端收入实现增长,数字能源和云业务实现良好增长,智能汽车增量部件竞争力持续提升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此前,华为定期经营业绩披露口径均按照运营商业务、终端业务、企业业务三大传统业务来披露,但从去年开始,华为内部对业务架构进行了调整,调整后,运营商BG、企业BG、ICT产品与解决方案部门合并为华为ICT基础设施业务,华为运营商BG、企业BG、ICT产品与解决方案、终端BG、华为云计算、数字能源、车BU、海思均为并列的一级部门,所以从2022年年报开始,华为在披露定期经营业绩时,会同步披露华为云、数字能源、车BU相关经营情况。

另外,去年8月,华为2022年半年报后,华为内部论坛曾上线了一篇关于《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》的文章,任正非在这篇文章中表示,未来十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历史时期,全球经济会持续衰退,华为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,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,保证渡过未来三年的危机,华为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的纲领活下来,有质量地活下来,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,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。

此外,步入2023年,华为在2022年“有质量地活下来”的发展目标上,最新提出要攀向“生存与发展”。

“2023年,是华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之年,我们面临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,但我们也有增长机会,我们有信心战胜艰难困苦,实现持续生存和发展。”今年4月,华为副董事长、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华为2022年年报说明会上表示,2023年及未来几年,华为的战略关键方向是开创增长机会、提升发展韧性、构筑差异化优势、以质取胜,以及确保高质量的业务连续性和产品竞争力。

从目前华为上半年的成绩单来看,华为整体在朝着以上发展方针和目标前进。

正如今日华为所言:“华为2023年上半年整体经营稳健,结果符合预期。”

华为否认拟分拆车BU与事实不符

8月11日消息,有报道称,华为有意推动车BU独立运营,目前正与重庆国资委密切接洽合作事宜。拆分后,华为总部将收回在车BU上多年的研发投入。多名人士评价“相关形式,类似‘荣耀’单飞”。

对此,华为方面表示,网上传闻与事实不符,华为没有与重庆国资委洽谈车BU相关事宜。

责编:叶舒筠

校对:赵燕版权声明

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,未经书面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。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
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,微信ID:SecuritiesTimes

END

关键词:

X 关闭

X 关闭